首页 >> 节日常识

冬至过了是不是春天就来了?冬至过后春天还会远吗?

2023-11-22 节日常识 61 作者:由美

冬至是一年中一个特殊的节气,也是一个季节变化明显的节气。此时,天气将相对寒冷,大多数地区已进入寒冷的冬季。冬至过后不是春天。一般来说,春分过后要等到九天才能开始。

冬至过后,春天来了吗?

冬至过后不是春天。

冬至过后仍然是冬天。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需要九天的“九天”,也就是说,九八十一天将是寒冷的春天,地球将恢复,所以有一种说法是“数九个寒冷的天空”。在此期间,许多人的活动受到寒冷的限制,尤其是娱乐活动较少。因此,为了消除从冬至到春天的孤独和寒冷,人们发明了“数九”的娱乐方式。

自明代以来,民间就有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又称“九九图”。人们每天画笔数这81天,表达一种迎春的殷殷心。其中,“素梅图”是诗意的代表。首先画一朵素梅,枝上画九朵梅花,每朵有九个花瓣,共九九八十一瓣,或者八十一朵小梅花,代表“几九天”的八十一天,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染一个花瓣或一个花瓣,花瓣尽九九出,九尽春深,冬去春来。在古代,百官在冬至日上朝毕后,互拜礼仪时也会以素梅“九九消寒图”相互赠送。

冬至过后春天还会远吗?

春天冬至不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古人说:阴极之至,阳气诞生,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之至,故称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非常特别。

冬至过后,阴气达到极限,阳气开始上升。古人认为这是上帝赐予的福祉,所以他们把它定为一年节的开始。冬至来了,春天就不远了。冬至,又称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既是24节气中的重要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的习俗

1、祭祀

冬至也被称为冬季节和冬季节。它不仅是24个太阳术语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据说“冬至像年一样大”。宫廷和人民一直非常重视它,自周朝以来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不管贫富,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俗话说:“十月一日,冬至来了,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这种习俗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到目前为止,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耳无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9岁以后,一些文人、学者和医生从事所谓的寒冷活动,选择一个“九”日,见九个人喝酒(“酒”和“九”谐音),桌子用九盘九碗,桌子用“花九块”席子,取99个寒冷的意思。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tags: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分享并仅供个人学习。相关知识介绍仅用于网友们学习交流之用,勿作它用;若需商业使用,需获得版权拥有者授权,并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如因非法使用引起纠纷,一切后果由使用者承担。如需删除,请发送文章地址到tianlongmo@qq.com,我们会24小时内删除冀ICP备2023033916号-1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