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习俗特性 傣族的风俗有哪些
傣族历来是一个注重礼仪的中华民族,随后它民俗习惯有七个方面:礼仪知识、节庆日、婚礼习俗、服装、饮食搭配、工程建筑、宗教。傣族的特征当然就是傣族刺绣图案了。傣族的绣花图案尤其精致,种类繁多,都是傣族的一种传承优秀文化。
外省人到傣家,主人家会主动打招呼,端茶送水,用丰富的饭食来招待。傣族视蓝孔雀、小象为吉祥物设计,民间传说多种多样,傣族老百姓喜爱依水而居,爱清洁、常淋浴、女性爱洗头,其始“水中华民族”的美誉,以往傣族广泛信念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傣族往往有日食二餐的好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一般是现舂现吃,非常少服用过夜米,习惯性用手捏口饭吃。
傣族的节日,多和宗教主题活动相关。关键节日相关门节、开门节、傣族泼水节等。闭店节,傣语“mW萨”,时长固定于傣历9月15日。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长固定于傣历12月15日。
在两个节日当日,各村庄的男女老幼都要到寺庙举行盛大的赕佛主题活动,向佛象佛爷敬赠特色美食、花和硬币,在佛爷佛象前诵经、渗水,而求佛降福于己。从闭店节到开门节的3个月,是“闭店”的时间也,为一年中宗教主题活动最频繁的阶段。拜佛,听佛爷讲经说法,7天一小赕。晚上还要纵火花、烟花爆竹、不断上涨(许愿灯),举办“赶摆”。闭店期内,男女青年能够打情骂俏,但不能离婚,不能外出;待“开门”后才能结婚和出门。
傣族——傣族泼水节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们传统佳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指六月新春。时间是在傣历6月中下旬或7月初(阳历4月中下旬)。约在农历清明节后十日举办,它象征着“最幸福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头二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接新生。节日早晨,傣族村落的老老少少淋浴盛放到寺庙赕佛,并且在寺庙中堆沙造塔4、5座,大伙儿围塔正坐,倾听佛爷诵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