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名族的习俗和特色 少数名族的习俗和特色
蒙古会在每年七、八月家畜肥硕的时节举办“那达慕”大会,也是蒙古历史悠久传统佳节日,是许多人为庆祝大丰收而举办的文化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面有惊险刺激迷人的赛马会、摔倒,让人赞赏的阿胶,有争强斗胜的棋类,显现出草原民族特有的特色。回族配有开斋节,别称大开斋。一年希吉由来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周岁以上身心健康者都应该封斋。解放以后,相关部门把开斋节列入回族的法定假日。
藏族服装极具特色,农区男人穿右开身氆氇长袍,脚着靴子或“松巴鞋”;农区和城镇的女性夏秋季穿长袖长袍,夏秋季为无袖背心长袍,腰前系有彩色横杠罩衣,即“邦垫”,女孩一般不系。农牧区男人女人服装基本一致,均穿气泡玻璃绵羊皮袍。女人发饰比较讲究,美少女梳一条辫子,成年人则分为两根。
彝族于每年傣历六月会举行傣族泼水节,那也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到时候要赕佛,并大摆筵席,酒宴僧人和亲朋好友,以洒水的形式互致庆贺。如今,因洒水活动傣历新年文化活动主要内容,这一主题活动备受各族人民人民的喜爱。
傈僳族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会举行的“刀杆节”,傈僳族的后裔大会上镗刀,听说上镗刀是为了使傈僳人具备“刀山敢上,火场敢闯”的奋斗精神而设置的。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