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是什么意思?
二语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英语Second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的缩写通常是指母语学习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它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两个方向之一,也是一门有前途的交叉科学。人们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它。
二言习得的研究对象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二言习得的研究目的是描述其语言系统,解释其习得机制,了解人们如何使用第二语言;二言习得的研究方法是分析和发现学习者语言系统的规律(如偏差分析、习得顺序、学习策略研究等)。
作为一门交叉科学,二语言习得研究可能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描述了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并分析了影响二语言习得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早期的二语习得理论是教学方法的附庸,存在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服务中;心理语言学家塞林格(L.Selinker)中介语理论首次在1967年出版的《语言迁移》一书中提出。从那时起,二语习得理论已经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交叉科学。二语习得研究涉及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三个领域。
另一位心理语言学家埃利斯(R.Ellis)1994年,他写了一本巨大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这本书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该书系统详细,可作为心理语言学领域研究生的教材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生的参考书,2000年由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20世纪80年代,人们从多个学科和理论维度研究了二语习得。目前,该学科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文化理论、认知语言学、语言学家和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的一般语法与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的联系。
21世纪,中国应用语言学蓬勃发展。许多高校(尤其是外语学院和大学)都有第二语言学习硕士学位,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每年都在增加。这一领域的向导是桂诗春,他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父”。
关于“语言是如何学习的”还有很多争论。虽然有很多关于两种语言的理论,但没有完整的解释可以被所有的研究人员接受。由于该领域是跨学科的,这种统一的理论不应该对最近的学术学术产生重大影响。
文/李丽(作者: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