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为了纪念寒食节介子推。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两天。这是一个节日,禁止烟花,只吃冷食。在后代的发展中,祭祀、郊游、秋千、鞠躬、钩、斗鸡等习俗逐渐增加。寒食节持续了2000多年,曾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民间节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
历史上,寒食清明节相似,久而久之便合为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智:寒食清明,四日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从现在开始,寒食通清明,休假五天。贞元六年三月九日: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道:“大致在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相结合。”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曾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忘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带着母亲隐居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在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纪念忠臣义上,在介子推死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冬至后105天,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是清明前一天过寒食节。描写寒食节最著名的诗是唐代诗人韩红的《寒食》诗:“春城到处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夕阳下,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此外,宋代诗人苏轼还写了一篇《黄州寒食诗帖》,被后人誉为“世界第三行书”。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