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如何?
诸葛恪的出身是什么?他在东吴的地位如何?你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会向你解释的
诸葛恪出生于琅琊诸葛氏,是东吴将军诸葛瑾的儿子,蜀汉宰相诸葛亮的侄子,曹魏征东将军诸葛诞的侄子,家境显赫。
诸葛恪小时候很聪明,很有才华,善于辩论,没人能说他。孙权称赞诸葛恪,称他为骑都尉,并要求他为太子孙登服务。他和顾谭、张休一起为太子孙登讲课,所以他成了朋友。
二、为父解决问题
孙权准备捉弄他,因为诸葛瑾的脸看起来像驴。一天,孙权和大臣们一起吃饭,命令人们带来一头写着诸葛子瑜的驴子。诸葛恪要求孙权加两个字,孙权同意了。诸葛恪写了驴子这个词,变成了“诸葛子瑜的驴子”。大家都笑了。孙权钦佩诸葛恪的机智,把驴子给了诸葛恪。
三、思维敏捷
有一天,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诸葛亮谁更好?”诸葛恪回答说:“我父亲更好。”孙权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臣父知道为明主服务,叔叔不知道,所以臣父更好。”孙权很高兴命令诸葛恪为大家倒酒。
诸葛恪倒酒到张昭面前,张昭因为喝了很多酒,不肯再喝了,便说:“你这样恐怕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仪。孙权说:“你能让张公理屈词穷,喝这杯酒吗?诸葛恪反驳张昭说:“姜子牙九十岁带兵打仗,也没说自己老了。现在带兵打仗,请张公在后面。吃喝,请张公在前。怎么能说不尊重老人呢?张昭听了,无言以对,喝了酒。
就在蜀国的使者到来时,孙权对使者说:“诸葛恪喜欢骑马。回去告诉你诸葛亮总理,送一匹好马。”诸葛恪立即向孙权表示感谢。孙权问他:“马还没有送来。你为什么要感谢他?”诸葛恪回答说:“蜀国是陛下的马厩。现在有了君主的命运,马就会送来。你怎么能不感谢呢?”
四、治理丹阳
诸葛恪向孙权写信,说丹阳山高林密,民风彪悍,人民躲在山里,不服王化。希望能治理丹阳,教育人民,扩大兵力。
东吴大臣认为,丹阳山势险峻,毗邻吴县、会稽、新都、鄱阳四县,面积广阔,人民不服王化,崇尚武力。如果你有机会,你会出来抢劫,但如果你不能战斗,你会躲在山上和森林里,这很难管理。诸葛瑾还认为丹阳很难治理,诸葛恪不能让家庭繁荣,但会杀死诸葛家族。
在诸葛恪的劝说下,孙权同意将他封为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并给他300名士兵,让他治理丹阳。
诸葛恪前往丹阳,通知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县官员严格防范边界,让人民定居。诸葛恪派兵驻扎在丹阳的主要交通道路上,收获全县的粮食。藏在山里的人没有食物吃,所以他们不得不出山去投靠政府。诸葛恪安慰他们。山里的人看到投降受到了厚待,纷纷出山。因此,诸葛恪获得了1万名优秀士兵。
孙权很高兴把诸葛恪封为威北将军和都乡侯。诸葛恪请求带兵到江北屯田,俘获曹魏人民,夺取寿春,但孙权不同意。
五、托孤重臣
太元二年(252年),孙权病重,临终命令将军、王子太子诸葛恪、中书令、少傅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军、辅助王子孙亮。
孙权死后,孙宏决定用法令杀死诸葛恪,因为他与诸葛恪不和,害怕诸葛恪报复自己。孙军知道这件事,告诉诸葛恪,诸葛恪杀了孙弘。
诸葛恪取消了对群臣的监视,减免了税收,善待了人民。所以人们很高兴,一到诸葛恪出门,就想看看他的样子。
六、与曹魏作战
司马师看到孙权死了,趁机攻打了吴。诸葛恪率军抵御曹魏,魏军轻敌。诸葛恪趁机袭击魏军。双方在东关作战,魏军惨败。孙亮喜出望外,将诸葛恪封为阳都侯、荆、扬州牧,督促中外军事。
诸葛恪在东关击败魏军。从那以后,他鄙视曹魏,想趁机北伐夺取中原。东吴的大臣们反对,但诸葛恪独自掌权,坚持攻打魏军。每个人都无能为力。
诸葛恪召集20万军队伐魏,人民负担沉重,开始失去人心。诸葛恪进入新城,围困新城。新城长期无法进攻,再加上疫情的流行,吴军死伤惨重。所有的将军都告诉诸葛恪,他不仅拒绝退役,而且认为所有的人都贪生怕死,想严惩所有的将军。看到这一点,人们不敢再说话了。
诸葛恪长期无法进攻,非常焦虑。都尉蔡林多次向诸葛恪献计,但他没有接受。于是蔡林投靠曹魏,魏军得知吴军虚实,趁机反击。吴军损失惨重,人民失去亲朋好友,所以怨恨诸葛恪。
七、专横被杀
诸葛恪回到建康,指责孙嘿多次写诏书催他罢兵。孙嘿很害怕,所以他不能称病。诸葛恪忌讳新城兵败,重新选拔官员,任用亲信,讲究威严,经常因小事责备大臣,所以大家都很害怕。
孙俊见诸葛恪人心丧失,便想除掉他独揽大权。孙亮也讨厌诸葛恪的专权,于是与孙俊共同秘密谋除诸葛恪。
孙军在宫中设宴,邀请诸葛恪入宫,诸葛恪同意。张约、朱恩等劝诸葛恪,孙军谋谋不轨,要小心。诸葛恪一直鄙视孙军,不以为意,入宫宴。结果,孙军趁诸葛恪不备杀了他,杀了诸葛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原版权,请告知我们,相关内容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