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介绍 太和殿是做什么的
太和殿详细介绍来跟大家讲一讲吧,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完工,称奉天殿。太和殿的介绍是有很多小伙伴所不了解的,今日it通我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太和殿详细介绍有关信息,一起来看一看吧!
太和殿是做什么的
太和殿也就是普通百姓所讲的“金銮殿”,这是明、清几代皇上举办盛典的区域,如皇帝登基、结婚、册封王后、派将出战、发布举人黄榜等重要的仪式全都在举办。 太和殿是中国古建筑中进深较多、净宽较大、房顶最高城堡。
1、太和殿,别名金銮殿,是明朝清代北京故宫宫廷建筑,九州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个木结构建筑正殿,坐落于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南北方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2、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完工,称奉天殿。明万历四十一年(1562年)改叫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3、太和殿项目建成后屡屡烧毁,数次复建,今殿为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复建之后的型制。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石阶梯,选用鸿运和玺彩画,房顶神仙兽类高达11件,进深11间,全部采用最大型制。长64米,宽37米,总建筑面积2377.㎡,高26.92m,连着地基高约35.05m,是中国现存较大木构建筑建筑之一,太和殿牌匾“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有的牌匾为副本。
太和殿的“来世今生”
历史时间北京市【太和殿的“来世今生”】太和殿在永乐年间完工时名叫奉天殿,明嘉靖阶段改名为皇极殿,明末清初光绪朝更名太和殿。正殿峻工仅百日,就遭雷击着火,三大殿全毁。随后在明嘉靖、万厉、清朝康熙又三次亡于火灾事故,现有建筑为康熙皇帝三十四年(1695年)复建。
那时候,因为超大金丝楠木稀有,重建的太和殿在规模上显著出现缩水,总面积大约只有永乐年间的一半。为提升耐火性,正殿两边以由上向下的网络防火墙取代了原先的木廊。自此以后,太和殿再也不会被烧毁。根据太和殿下边非常大的底座,可以想见明朝正殿规模。新华社记者俄国摄像师斯尔格·沃特加索夫摄于20个世纪20至30时代。
上述就是“太和殿详细介绍”的所有信息了,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参照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