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之史实为方志是谁提出的
最古之史实为方志是康有为所提出的。康有为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到:“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并举例说:“如《孟子》所指晋《乘》、楚《梼杌》、鲁《春秋》,”充符所指‘百二十 国家宝藏书’比附今著,则一府州县志罢了。”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觉得方志始于《周官》。所说周官指周王朝王室的官制,后成册《周礼》也称《周官》,宋朝司马光在《河南志序》中认为,周官里的职方、土训、诵训的职掌,于后人方志都不乏共同之处。清朝方志学者章家诚从“志为史体”角度考虑,觉得春秋时期这些记述地区史事的书,如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等,应是最早的方志。子孙后代很多学者也觉得这些史籍,相近之后地方志,具备地方志的雏形,应称之为方志之根。
康有为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随意斋主人家。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人。清朝光绪年间秀才,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作家,维新变法(百日康梁)领导者之一、中国近现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童年时择师学习培训,八岁以学为文,九岁能缀万言,17岁进举。后择师于孙中山,变成资产阶级革命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运动前,与孙中山一起协同各省市秀才发起“公车上书”健身运动,自此依次领导干部上海与北京的强学会,又和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市经世之学馆的讲学,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维新做广告宣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