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是做什么的(生产管理是做什么的工作)
1、生产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人、机、料、法、环、测。
2、生产现场管理者的能力不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于识别问题的能力。
3、产品采购价格过低会增加原材料的质量风险。
4、优秀的生产主管是管理生产的不确定性。
5、生产计划的核心不仅是让我们知道该做什么,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6、品质管理是90%的意识+10%就质量管理行动而言,行动是90%的设计+10%的生产。
7、除了企业成本问题外,IS9000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还可以解决企业的其他基本管理问题。
8、管理者素质的差异不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于识别问题的视力。
9、精益生产是一种完整的生产管理模式,不能从某一方面单方面理解和实施,而是按照精益思想的原则全面改进整个价值流。
10、在实施企业成本管理时,避免成本过高的控制体系比节约成本、消除浪费活动更为重要。
11、成本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绝不能通过某一点突破来解决。
12、现场管理是在生产现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3、现场、现场、现场。这是生产主管必须实施的原则。企业现场管理总是不令人满意的原因是主管在办公室停留时间(包括冗长会议)太长,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的问题。
14、现场管理是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操作方法管理、环境管理和测量管理。
15、“制造”是指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作时间、生产质量均匀、符合规范的产品。
16、标准化的过程是“五按、五干、五检”的过程。五按是按程序、按线路、按标准、按时间、按操作说明;五干就是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按什么线,做到什么程度;五检是谁来检查,什么时候检查,什么项目检查,检查标准是什么,谁来执行检查结果。
17、生产的本质是利用四个因素来实现五个指标的过程。四个因素是人员、机器、材料和方法。这五个指标是交货期、质量、成本、安全和士气。
18、企业订单分为现货订单、常规订单、特殊订单和研发订单。
19、 所有的管理都始于计划。
20、规划能力是各级生产主管,特别是中层以上主管最重要的能力
21、生产计划六步法是预测、协调、制定、实施、监测和优化。
22、 在做一件事之前,不要考虑怎么做,而是要考虑是否需要做!
23、随着生产的不断改进,它的起点在哪里?-质量、成本、效率、库存!
24、产品采购价格过低会增加原材料的质量风险。
25、优秀的生产主管是管理生产的不确定性。
26、生产计划的核心不仅是让我们知道该做什么,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27、品质管理是 90 %的意识+ 10 %就质量管理行动而言,这是一种行动 90 %的设计+ 10 %的生产。
28、IS9000 质量管理体系 2000 除企业成本问题外,该版本还可以解决企业的其他基本管理问题。